去健身房,总是没有时间;我们总能找到各种借口不去运动。步行可能是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式,看看你朋友圈里有多少人每天步行超过你了。
步行快走的强度
每天至少快走40分钟
走路的方式来健身对于很多人都是比较容易执行的,但走路分为散步和快走。散步不能达到训练的效果。只有快走才能在锻炼中发挥作用。快走作为一项运动强度小的体育锻炼,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有较好的效果。
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发现,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死亡率更低。因为快走不仅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有着很好的锻炼效果,且相比其他运动,对身体的损害也最小。
为保证锻炼效果,快走应至少每次40分钟~60分钟。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“6000步”或“10000步”的口号,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。按每秒走约两步的频率计算,“6000步”大概就是快走40分钟,而“10000步”则需要一个多小时。
刚开始锻炼的人可以逐渐增加时间,从大约快走半小时开始。快走时,心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20~140次,出汗最好。身体素质好的不能通过快走来达到出汗的效果,通过跑步结合可以慢跑,达到更好的健身目的。
行走的姿势
脚步正,曲臂摆
“人正常走路时,都会略微有一点‘外八字’。”苟波说,轻度的“内外八字”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,但如果走路“内外八字”的状况严重,就需要及时调整甚至就医。因为习惯“内外八字”走路的人,会由于发力点和着力点与正常走路的人不一样,造成髋关节和膝盖的过度磨损。
用这样的不良姿势快走锻炼,非但起不到健身效果,还会加重膝盖和髋关节损伤。走路姿势不正的人,通常鞋子磨损也比正常走路者更快,建议鞋总在一个地方磨损的人最好去医院咨询,及时纠正走路方式。
快走时,还应配合正确的摆臂姿势,即曲臂摆,因为直臂摆容易使胳膊充血,引起不适;而在走路步幅上并没有太多要求,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。
正走、倒走、踮脚走混着来
不少老年人喜欢倒着走,这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。武文强说,倒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,平衡锻炼效果。另外,踮脚走也可以锻炼到腿部肌肉,尤其是让小腿肌肉更紧致。
但无论是倒走还是踮脚走,都属于非正常的走路方式,容易对髋关节和膝盖造成损伤,因此,它们可以作为辅助练习,却不能时间过长,以每次5~10分钟为佳。
建议:可在快走后,加入一些力量练习,适当提高运动强度,特别是针对上肢力量的练习:如俯卧撑或做操等。特别是做操,还有利于身体的恢复。
最好不要在鹅卵石上做快走锻炼,因为这样很容易崴脚,有糖尿病的老人更要避免,以免造成脚部损伤而不自知。
傍晚四五点最好
许多老人习惯于早晨锻炼身体。事实上,傍晚四点或五点。至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,早晨锻炼是诱发疾病的高危因素,而早晨空气湿度大,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,许多地方的空气质量不好。
如果你选择饭后锻炼,你应该在饭后半小时,尽量在睡觉前两小时锻炼,比如晚上10点睡觉,下午8点结束锻炼,因为快走能加速血液循环,使身体保持一定的兴奋状态。如果运动和睡眠之间的间隔太短,就会引起失眠。
运动后,你应该做一些平静的事情,如看书,听轻音乐等,然后在情绪稳定后上床睡觉。
操场地面松软有弹性,公园空气好
道路是最不适合步行的地方之一,这不仅是因为道路交通,空气质量差,容易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,更重要的是,沥青太硬,容易对膝盖和脚踝造成较大的影响。
因此,软土路和塑胶操场是快速移动的最佳场所。此外,公园和社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因为这些地区的空气质量很好。
跑步机更方便
如果家中有跑步机那就方便了,可以让跑步机调节在4到5km/h的节速进行快走训练,而且,跑步机旁还可以放置水瓶随时补充水分。
版权声明:文章原创,转载请注明。
粉丝福利
关注官方二维码,即可获取优惠礼包
健康健身资讯分享,定期发放健身器材优惠